close

 

認識香港老麥,是因為同修學術寫作的關係, 之後因共同朋友姚的關係,而有更多交集….印象中他一直是個工作狂, 每次遇到他,總是說著正趕著5篇會議論文, 再過一陣子, 他會跟你說, 他一個星期內就把那些事全部搞定。小提琴, 法語又有所涉獵, 年輕,我一直認為他就是個很有天賦的人….

 

相對地,, 把全部時間花在想做的研究上, 只要老師一句再修改, 就沮喪許久, 至少到目前還沒讓老師看到滿意的成果, 離老麥的excellent有太大的一段差距….不過今天在老麥海鮮餐款待後, 有機會聆聽了他的研究心得, 才恍然大悟, 所謂的distinguished終非偶然, 是由平時一點一滴下工夫所累積的 小由他資料庫井然有序的整理(大概無人能及), 或為了版面工整,而多花了兩個月學習新的軟體….乃至最讓我感動的是, 即便一張他論文中小圖片, 為求清晰, 可能就因此就花上一上午時間而對照自己的馬虎, 當下的我,覺得十分慚愧一直以來,總認為自己的東西為什麼讓老師那麼難懂? 我想不能再替自己找些奇奇怪怪的藉口了!如果再這樣因襲那些差不多的態度, 目前還留在這僅存的學術熱情終究會消耗殆盡

 

我很欣賞許多日劇角色的真, 也包括他們對工作很傻的態度,不管是麵包師或外派人員都不會為自己缺點找藉口, 所以即便自己是很難夠上老麥的水平, 日後,也該當個敬業的老師, 或有誠意的小研究員。所以回到家想到的第一件事, 便是想把自己schedule弄得跟老麥一樣條理分明, 而回頭再看看上星期交給老師的table, 也有想再拿出誠意重做一次…..

 

 

其實在離開老麥地方時, 我不經意問了他一下: 以你看來,我現在的程度是高是低?他回了40, 真的是客觀的評價。 儘管知道要達到他的高標很難, 我還是告訴他, 我一定努力,先達到你及格的標準。

 

老麥,跟你下午一席促膝長談, 我想對你說, 我還是想在這裡成功!不想只是平淡地在英國待過。如果有朝一日,我的研究揚眉吐氣了, 我一定會記得今天下午你秀給我看的一切,帶給我的反省跟改變。我希望你如你所願走上發達之路, 而我也要努力成為你的發達朋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 Lin 的頭像
    Peter Lin

    Study, reflection and contemplation

    Peter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